热门关键字:谷物容重器 降落值测定仪 粉质仪 拉伸仪 罗维朋比色计 纤维素测定仪 脂肪测定仪 油脂烟点测定仪 凯氏定氮仪 锤式旋风磨  硬度计

粮食增产基础地力明显下降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14-05-22  阅读
  在14年1月19日发布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保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与环境资源的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仅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的人口大国的中国,在粮食增产的背后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而且必须采取措施解决的时候了。
  
  当前我国的粮食种植主要以稻谷、玉米、小麦等为主,它们共同需要的就是优质的土地资源作为载体,但是现在我国面临的是土地资源被破坏得十分严重。这种破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土地的基础地力在明显下降。所谓土地基础地力是指不施肥时农田靠本身肥力可获取的产量。在欧美国家粮食产量的70%至80%都是靠基础地力,而在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50%左右,农业部对全国107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的数据分析也显示,近10年(2001-2011)我国基础地力贡献率下降了5%。
  
  造成基础地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化肥农药的滥用。“2012年全国化肥施用量18580万吨,而同期全国粮食产量为58957万吨,相当于生产1吨粮食需要施用315公斤的化肥,二者比例几乎达到1:3。”孔祥智用数据向记者佐证,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以氮肥为例,中国氮肥施用量是美国的3倍,法国的1.5倍,德国的1.6倍。
  
  科技是农业生产摆脱对资源环境过度依赖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研究、科技储备上的投入,“这也符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科技支撑"的要求”。
  
  他以化肥施用为例指出,今后应逐步避开盲目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地块和不同目标产量,因地制宜,科学施肥,这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到河南省滑县考察,该地区目前严格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土壤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现在当地氮肥使用量仅为原来的40%,产量仍维持在原有水平。
  
  在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建立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生产中的补贴奖励政策,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应当尽快的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粮食仪器  http://www.grai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