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群成种粮主力是粮食生产的隐忧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14-05-28 阅读次
气温升高天气明显的变热,夏收的季节又来临了。冬小麦进入了收获阶段,农民也开始在烈日下忙碌了。由于粮食生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第一站,对于谁在种粮,积极性如何,都是粮食安全的源头,是当下急需要了解的。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实现自给自足,意义的确重大。近期的一系列中央文件,也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到突出位置。
根据中国乡村之声对河南、安徽、山东、黑龙江、湖南5个农业大省的10个产粮大县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从年龄构成看,中老年人占93.2%,成为种粮的绝对主力军。从文化构成来看,73.7%的被访对象仅具有初中以下学历,而大专以上学历者仅为2.3%。
农村种粮人员呈现老龄化趋势,不只是在这五个粮食主产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目前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正在一步步逼近。据测算,2004-2012年,我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月均工资收入从780元增至2290元;而同期三种粮食的亩均现金收益从374元提高到655元,种植1亩粮食获得的现金收益仅相当于8天左右的打工收入。大批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农业兼业化、老龄化特征明显。
空心村越来越多,种粮食的人越来越老,这是当下的乡村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央台中国乡村之声的另一个调查结果同样让人关注。在对河南、安徽、山东、黑龙江、湖南5个农业大省的10个产粮大县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虽然种粮收入增加,但农民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子承父业”继续种粮,在被调查者的子女中,83%选择外出读书和就业。
未来谁来种粮?近年来,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在向种粮大户倾斜,培育一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来种粮也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今年36岁的浚县国兵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熊秀杰就是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他流转了3600多亩,是当地相当有实力的种粮大户,可是逐年上涨的人工费用和雇不到青壮劳力,已经成为他增加产量的最大的障碍。
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数据,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在400公斤以上,也就是说按13亿人口来算,全国一年的粮食需求在5亿吨以上。与此同时,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在许多地方,坚守农村耕作的是这些文化不高、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他们如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而年轻人都不愿种粮了,也不会种粮了,这也不禁让人担忧:未来,谁来种粮?面对种粮农民老龄化,我们又应如何突破,各地又做了哪些探索呢?更多资讯:粮食仪器 http://www.grain17.com/
根据中国乡村之声对河南、安徽、山东、黑龙江、湖南5个农业大省的10个产粮大县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从年龄构成看,中老年人占93.2%,成为种粮的绝对主力军。从文化构成来看,73.7%的被访对象仅具有初中以下学历,而大专以上学历者仅为2.3%。
农村种粮人员呈现老龄化趋势,不只是在这五个粮食主产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目前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正在一步步逼近。据测算,2004-2012年,我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月均工资收入从780元增至2290元;而同期三种粮食的亩均现金收益从374元提高到655元,种植1亩粮食获得的现金收益仅相当于8天左右的打工收入。大批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农业兼业化、老龄化特征明显。
空心村越来越多,种粮食的人越来越老,这是当下的乡村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央台中国乡村之声的另一个调查结果同样让人关注。在对河南、安徽、山东、黑龙江、湖南5个农业大省的10个产粮大县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虽然种粮收入增加,但农民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子承父业”继续种粮,在被调查者的子女中,83%选择外出读书和就业。
未来谁来种粮?近年来,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在向种粮大户倾斜,培育一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来种粮也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今年36岁的浚县国兵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熊秀杰就是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他流转了3600多亩,是当地相当有实力的种粮大户,可是逐年上涨的人工费用和雇不到青壮劳力,已经成为他增加产量的最大的障碍。
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数据,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在400公斤以上,也就是说按13亿人口来算,全国一年的粮食需求在5亿吨以上。与此同时,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在许多地方,坚守农村耕作的是这些文化不高、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他们如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而年轻人都不愿种粮了,也不会种粮了,这也不禁让人担忧:未来,谁来种粮?面对种粮农民老龄化,我们又应如何突破,各地又做了哪些探索呢?更多资讯:粮食仪器 http://www.grain17.com/
上一篇:对土壤“重量轻质”已威胁粮食安全
下一篇:粮食安全莫放过"重金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