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容重流送技术问题
容重比较大的木材早流送的问题上都是将整个流送的全过程进行必要的保存的,这个过程中存在的漂浮的能力都是由木材本身来实现的,至于木材的容重是通过容重器来检测的。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容重树种木材所进行的流送前木材干燥和浸水试验的方法和测试结果;在分析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合理解决大容重木材流送的技术措施。木材流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木材单漂及排运仍是南方各省的主要运材方式之一。
大容重木材流送一直是木材流送中的一个难题,尤其在近年来容重较小的杉木普遍过伐,容重较大的树种的木材生产逐年增加,流送木材的沉没损失愈益严重。因此,进一步研究解决大容重木材流送的技术问题,确有重要意义。木材流送是以夭然的或加以整治的河道为线路,以水流为动力,流送漂浮木材的一种运材方式。木材本身具有一定的漂浮能力,它是进行木材流送的前提和基木条件。木材容重大, 入水后漂浮能力小或完全丧失;而且有效浮力不足的木材在流送中还将不断吸水,客重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也会导致沉水,从而不能继续流送。
—木材的吸水强度。显然,木材在流送中的吸水强度和吸水量决定着流送木材容重的变化,亦即在一定的流送时间,流送木材的瞬时容重减去初始容重将等于该流送时间的吸水量。由此可见,流送木材容许漂浮流送时间是其容重变化的函数.因此,研究解决大容重木材流送的技术问题,实质就是研究降低流送木材的初始容重和掌握流送中容重变化的问题。为了研究降低初始容重和掌握流送中容重变化情况,需要进行干燥和浸水试验。
早在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我们研究人员先后在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林区,对占有一定比例蓄积量的榆、桦以及落叶松等容重较大的树种木材进行不同方式的干燥和浸水流送试验;同一时期南方有的省也进行了一些试验工作;近几年,林业部又在福建省林区组织进行了一系列大容重阔叶树和马尾松的生理干燥和浸水试验。这些试验都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和成果。适用于显心材,这类树木系由树根吸收水分,经分布于树干边材的水分输导系统,分送枝叶,大部水分由树叶蒸发散失,小部分水分则为树叶留用, 藉助于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养料,并沿树皮韧皮部供应树木各部分。
据此生理特性,只要在树木根部锯开边材或以一定宽度环状剥皮,或二者兼用,以截断树木的水分来源,断绝养料的供应渠道,利用生长茂盛的树叶继续散发水分而达到立木的自然干燥。立木干燥的锯截、剥皮时间的选择,可依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开始出叶为佳;而干燥时间的长短,与树木的立地条件等有关,一般以叶黄枯死为准。中国粮油仪器在线 http://www.grai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