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久战
来源: 中国网财经 类别: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19-09-30 阅读次
当前,已迈入新时代的中国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多方面越来越复杂的重大风险考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方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永恒课题,事关百姓生计,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多点交汇认清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时刻保持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政治警觉和科学预判;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做到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坚持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抓住节点带动系统保障能力提升,是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打赢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久战的科学思想方法和重要实现路径。
一、保持政治清醒,充分认清打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久战是新时代具有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重要战线
坚持以战略思维时刻保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警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粮食以其特殊性、战略性、基础性地位作用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制胜武器。放眼世界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不仅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而且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极为宝贵的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当前,我国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也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重大斗争考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扎实做好粮食安全保障是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基础性工作,是确保经济社会安全运行的“基本盘”,是中国这艘大船在民族复兴前进道路上迎风破浪的“压舱石”。
坚持以历史思维牢固树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知古鉴今,在牢记食为政首、无粮不稳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时刻保持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农业连续减产,粮食严重短缺,国家决定通过进口以稳定国内市场、解决人民生活所需,但由于当时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实行“封锁禁运”,导致购粮困难重重,承担此项任务的中粮集团想方设法,采取迂回曲折的办法才买到小麦、大米、玉米、动植物油、食糖等。有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丰收之后,我们对粮食安全保障的认识出现摇摆,导致粮食产量随之波动下滑,经过多年努力才恢复历史高位。实践启示我们,在14亿人口吃饭问题上要牢记历史,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
坚持以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矛盾问题。近年来,国内粮食生产连续稳定保持高产,基本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但人民不断增长的高质量食物需求与粮食供给总量不充分、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米面消费保持稳定基础上,对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和植物油、食糖的食物需求持续增加。但受国内资源禀赋、农业基础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挑战日益严峻,靠增加农业投入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空间越来越小,农产品结构性缺口持续扩大。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口1.5亿吨,若在国内生产则需要10亿亩耕地。随着消费持续升级,预计2025年前后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将达2亿吨,占国内需求的30%。由此可见,粮食安全问题是个复杂系统工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麻痹松懈、轻言过关。
二、坚定战略自信,牢固树立打赢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久战的信心和决心
这种信心决心,来自于中国道路的底气。在粮食安全上, 70年来,我国历经坎坷曲折的艰苦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世情、国情、农情、粮情出发,对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做出深刻阐释,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并以此为引领,明确主攻方向、发展重点和前进路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出台惠农政策、推进农村改革,着力破除与现代农业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农业生产体系、组织体系和经营体系上持续释放农村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实践证明,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
这种信心决心,来自于端牢饭碗的志气。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有决心也有实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由供给全面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综合生产能力也稳步提升。从1949年到2018年,粮食产量从2263.6亿斤提高到2018年的13157.8亿斤,增加了1万多亿斤;平均亩产从68.6公斤提高到374.7公斤,增加了4倍多;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9公斤增加到470多公斤,实现翻番,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兴未艾,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由改革开放初的27%提高到2018年的58.3%。中国不仅用世界6%的淡水和9%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而且城乡居民的餐桌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优良,让“谁来养活中国”成为荒唐谬论。
这种信心决心,来自于攻坚克难的勇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法宝。虽然当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一些短板弱项和难点问题,如从农业经营模式看,分散经营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从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看,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没有打通;从农业生产成本和效率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从农业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看,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压力;从价格形成机制看,市场化程度不高等。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主流辨支流,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这些困难都是前进中的困难,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就能通过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打开保障粮食安全的突破口和新局面,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同时也能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三、强化能力建设,着力锤炼打赢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久战的素质本领
强化政策稳粮能力。政策好,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现的根本手段,也是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向好的重要经验和做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共发布2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一号文件不仅含金量高,更重要的是鲜明而强烈的政策导向,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强农惠农政策不动摇。从取消农业税,到种粮补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目标收购价等,一系列综合支持扶持政策,极大地鼓舞、保护了地方和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持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研究制定适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着力通过全方位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稳住农民种粮收益预期和合作经营方式,稳住主产区“粮仓”和功能区这两大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障的基本盘,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增信心。
强化产业兴粮能力。所谓产业化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等渗透交叉、融合发展,将现代工业、商业模式、科学管理等先进生产因子导入农业,推动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这是我国由粮食生产大国迈向粮食产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粮食价值链、打造粮食供应链,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格局不断推进,2018年我国粮食产业经济达到总产值3.1万亿元,但也要清醒看到目前农业产业化仍存在区域、行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中粮集团等国际化大粮商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联合体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即由分散化、粗放型、高消耗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确保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强化科技强粮能力。粮食问题,从生产方式和手段来说是技术问题,归根到底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技术进步为引领。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粮食单产可以提高10%。多年来,追求以先进技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大国粮仓根基牢固,是我国粮食生产努力遵循的准则。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无论在种子培育、病虫害防治、信息机械,还是产品结构、品质品牌等方面,都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比如,我国18亿亩耕地,大部分属于中低产田。差距是潜力也是动力,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建设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为粮食生产插上农业科技的“翅膀”,让科技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推进器”。
强化海外谋粮能力。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既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明确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在国内粮食圈,一直都流传着国际ABCD四大粮商的话题,而实际上来自日本跨国粮商的发展更值得关注,数据显示在过去约30年时间里,丸红、全农等跨国粮商在国际市场后来居上,实力直逼传统四大跨国粮商。近年来,以中粮集团为代表的国内粮企也开启了走出去的战略。2014年以来,中粮以并购荷兰来宝农业和尼德拉公司为契机,构建起全球粮油购销网络,在巴西、阿根廷、黑海地区等全球粮食核心产区拥有了仓储、港口物流设施等一批战略资源。但总体来看,农业“走出去”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尚小、能力偏弱,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强,与国家要求和人民需要之间尚有较大差距。综合考虑我国农产品供需状况、国际农产品流量流向和全球行业变化趋势,应以国内产需缺口较大的大豆、玉米、食糖、肉类、乳品、棉花等为核心产品,以南美、北美和黑海、澳新地区等为核心区域,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从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推动“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要抓紧培育像中粮集团这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粮食企业集团,在农业“走出去”中发挥领军作用,不断提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一、保持政治清醒,充分认清打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久战是新时代具有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重要战线
坚持以战略思维时刻保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警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粮食以其特殊性、战略性、基础性地位作用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制胜武器。放眼世界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不仅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而且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极为宝贵的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当前,我国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也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重大斗争考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扎实做好粮食安全保障是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基础性工作,是确保经济社会安全运行的“基本盘”,是中国这艘大船在民族复兴前进道路上迎风破浪的“压舱石”。
坚持以历史思维牢固树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知古鉴今,在牢记食为政首、无粮不稳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时刻保持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农业连续减产,粮食严重短缺,国家决定通过进口以稳定国内市场、解决人民生活所需,但由于当时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实行“封锁禁运”,导致购粮困难重重,承担此项任务的中粮集团想方设法,采取迂回曲折的办法才买到小麦、大米、玉米、动植物油、食糖等。有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丰收之后,我们对粮食安全保障的认识出现摇摆,导致粮食产量随之波动下滑,经过多年努力才恢复历史高位。实践启示我们,在14亿人口吃饭问题上要牢记历史,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
坚持以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矛盾问题。近年来,国内粮食生产连续稳定保持高产,基本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但人民不断增长的高质量食物需求与粮食供给总量不充分、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米面消费保持稳定基础上,对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和植物油、食糖的食物需求持续增加。但受国内资源禀赋、农业基础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挑战日益严峻,靠增加农业投入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空间越来越小,农产品结构性缺口持续扩大。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口1.5亿吨,若在国内生产则需要10亿亩耕地。随着消费持续升级,预计2025年前后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将达2亿吨,占国内需求的30%。由此可见,粮食安全问题是个复杂系统工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麻痹松懈、轻言过关。
二、坚定战略自信,牢固树立打赢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久战的信心和决心
这种信心决心,来自于中国道路的底气。在粮食安全上, 70年来,我国历经坎坷曲折的艰苦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世情、国情、农情、粮情出发,对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做出深刻阐释,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并以此为引领,明确主攻方向、发展重点和前进路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出台惠农政策、推进农村改革,着力破除与现代农业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农业生产体系、组织体系和经营体系上持续释放农村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实践证明,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
这种信心决心,来自于端牢饭碗的志气。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有决心也有实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由供给全面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综合生产能力也稳步提升。从1949年到2018年,粮食产量从2263.6亿斤提高到2018年的13157.8亿斤,增加了1万多亿斤;平均亩产从68.6公斤提高到374.7公斤,增加了4倍多;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9公斤增加到470多公斤,实现翻番,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兴未艾,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由改革开放初的27%提高到2018年的58.3%。中国不仅用世界6%的淡水和9%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而且城乡居民的餐桌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优良,让“谁来养活中国”成为荒唐谬论。
这种信心决心,来自于攻坚克难的勇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法宝。虽然当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一些短板弱项和难点问题,如从农业经营模式看,分散经营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从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看,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没有打通;从农业生产成本和效率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从农业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看,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压力;从价格形成机制看,市场化程度不高等。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主流辨支流,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这些困难都是前进中的困难,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就能通过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打开保障粮食安全的突破口和新局面,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同时也能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三、强化能力建设,着力锤炼打赢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久战的素质本领
强化政策稳粮能力。政策好,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现的根本手段,也是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向好的重要经验和做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共发布2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一号文件不仅含金量高,更重要的是鲜明而强烈的政策导向,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强农惠农政策不动摇。从取消农业税,到种粮补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目标收购价等,一系列综合支持扶持政策,极大地鼓舞、保护了地方和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持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研究制定适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着力通过全方位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稳住农民种粮收益预期和合作经营方式,稳住主产区“粮仓”和功能区这两大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障的基本盘,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增信心。
强化产业兴粮能力。所谓产业化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等渗透交叉、融合发展,将现代工业、商业模式、科学管理等先进生产因子导入农业,推动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资源集约配置,这是我国由粮食生产大国迈向粮食产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粮食价值链、打造粮食供应链,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格局不断推进,2018年我国粮食产业经济达到总产值3.1万亿元,但也要清醒看到目前农业产业化仍存在区域、行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中粮集团等国际化大粮商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联合体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即由分散化、粗放型、高消耗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确保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强化科技强粮能力。粮食问题,从生产方式和手段来说是技术问题,归根到底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技术进步为引领。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粮食单产可以提高10%。多年来,追求以先进技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大国粮仓根基牢固,是我国粮食生产努力遵循的准则。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无论在种子培育、病虫害防治、信息机械,还是产品结构、品质品牌等方面,都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比如,我国18亿亩耕地,大部分属于中低产田。差距是潜力也是动力,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建设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为粮食生产插上农业科技的“翅膀”,让科技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推进器”。
强化海外谋粮能力。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既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明确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在国内粮食圈,一直都流传着国际ABCD四大粮商的话题,而实际上来自日本跨国粮商的发展更值得关注,数据显示在过去约30年时间里,丸红、全农等跨国粮商在国际市场后来居上,实力直逼传统四大跨国粮商。近年来,以中粮集团为代表的国内粮企也开启了走出去的战略。2014年以来,中粮以并购荷兰来宝农业和尼德拉公司为契机,构建起全球粮油购销网络,在巴西、阿根廷、黑海地区等全球粮食核心产区拥有了仓储、港口物流设施等一批战略资源。但总体来看,农业“走出去”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尚小、能力偏弱,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强,与国家要求和人民需要之间尚有较大差距。综合考虑我国农产品供需状况、国际农产品流量流向和全球行业变化趋势,应以国内产需缺口较大的大豆、玉米、食糖、肉类、乳品、棉花等为核心产品,以南美、北美和黑海、澳新地区等为核心区域,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从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推动“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要抓紧培育像中粮集团这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粮食企业集团,在农业“走出去”中发挥领军作用,不断提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