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链淀粉测定仪与碘比色法相比更适用于大米品质检测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20-03-27 阅读次
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大米蒸煮过程中水分的吸收,体积扩张,影响到米饭的粘稠性和松散性。大米直链淀粉含量高,米粒细长,韧性口感较低、弹性差,而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低,煮熟后的粘性比较高,韧性好,弹性高。因为直链淀粉含量不同对大米口感等多个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大米品质检测工作中,除了要检测不完善粒、垩白率、黄粒米以及色泽、气味等,还需要检测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传统的方法有碘比色法和碘亲和力滴定法两种,而现如今很多的粮食生产企业多是使用直链淀粉测定仪直接检测的。
碘比色法是根据碘与直链淀粉作用产生蓝色,与支链淀粉作用产生红紫色,而淀粉则随着直链淀粉含量高低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蓝紫色,用比色法就可测出样品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不过碘比色法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费时,而且精度不高。而直链淀粉测定仪测试精度高,能够满足技术要求,其吸取分析仪器专用化、微型化、接口通用化地思想设计研制,集计算机技术、分光光度技术与一体地快速、在线监测仪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
直链淀粉测定仪采用635nm的激光光源代替干涉滤色片,简化了仪器结构,降低了仪器成本,此光源波长单一,体积小,稳定性好,检测方法简单,快速,节省,准确,从而可以去掉滤光装置,在光电转换电路上采用硅光电池代替光电转换元件,硅光电池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不需要外接电源,不需要放大装置就可以直接测量等优点,可进一步减小仪器体积,降低成本。该仪器的研发将使我国的大米品质检测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对解决稻米深加工,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和推广优质品种等问题,提供更大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