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全产业链节粮减损,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来源: 现代服务业智库 类别: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20-12-17 阅读次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时强调,中方倡议适时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欢迎二十国集团成员和相关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如今,粮食减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
粮食减损是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缓解粮食危机的重要途径。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造成了世界各国恐慌屯粮,从而造成全球范围的粮食危机。
2020年对全世界人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使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实行紧缩型粮食政策。联合国农粮组织(FAO)高级经济学家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各国民众和政府恐慌性囤积粮食,粮食通胀可能即将来临,一场全球的粮食危机一触即发。恐慌性屯粮只能短暂缓解粮食危机,而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等于建设“无形良田”,世界各国应携起手来,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一、全产业链粮食损失的现实情境
据粮农组织“粮食损失指数”的初步估算显示,全球约有14%的粮食在从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内损失。收获环节是最常见的关键损失点,而运输,储备和加工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失情况。
1、粮食收割环节
联合国农粮组织(FAO)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6%的粮食在收割、运输、储备、加工的过程中出现损失。虽然低于14%的世界平均水平,但因为基数大,总量依然达到了约350亿公斤。2020年年人均消费口粮为145公斤,这就意味着在收割阶段就已经浪费了240百万人一年的口粮。中国农业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虽然在2019年已经突破了70%大关,但是地区差异巨大。在多山地丘陵的南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导致了一旦丰收时节遇上了连绵的雨,来不及收割是最常见的情况。在中国,天气状况是导致作为主要粮食之一的小麦未能及时收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算设备一应俱全,设备落后或是人工操作不专业,都依然会造成大量作物丢损。满地稻黍却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对剩余作物进行回收,相关调查显示,仅有30.45%的农民进行捡拾。
2、粮食运输环节
为了提升效率,将作物挑拣、入袋、装车也往往是粗暴的过程。对于粮食生产已呈现规模性的粮食大户和农场主来说,拥有先进的农机机械和运输供给时较为普遍的情况,但是很多小农户还是会采用三轮车、马车运输,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等包装方式。国家粮食局科技研究院称,造成粮食运输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物流方式比较落后,主要以包粮运输为主,散包粮运输比例约为15%。包粮运输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造成粮食损耗大、物流效率较低、物流成本高。在包粮运输过程中,要实行袋装、袋运、袋卸,粮食要装袋,有的需要开包散装入库,在运往加工厂的地方又要打包,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抛洒、遗留。经过这一系列的舟车劳顿,粮食损耗就足以达到惊人的5%,而国际标准是不超过2.5%。我国粮食产地细散化分布的特征,导致了我国的粮食运输存在吞吐量散而小,难以在产地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在流通方面,粮食减损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粮食储备环节:近年,我国粮食储备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35%左右,远高于FAO提出的17%到18%的粮食安全线。虽然我国的粮食储备量较高,但这也意味着在粮食储备环节的压力更大。仓储设备的陈旧老化在国内非常常见,现在还有大量始建于60年代到70年代的粮仓仍在服役中。这些粮仓储存空间小,缺少温控,通风等设备,又没有先进储存技术,发霉,虫蛀,鼠窃的现象屡见不鲜。这隐形的浪费又是数以亿计的。
3、粮食加工环节
在端上餐桌之前,粮食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将表皮,糊粉层通过碾削,抛光等工艺去除后,精加工的粮食在外观,口感,加工特性上都要胜出一筹,身价倍增的同时也导致粮食损耗率最高将达到15%。据统计2018年小麦平均出粉率与20多年前相比要多消耗1400多万吨。而在国民认清,精加工=粮食损耗+营养流失的事实之前,这样的现象仍然会持续下去。
在二十国集团中,许多国家都存在着与我国类似的粮食损失问题,所以全产业链的粮食止损是二十国集团亟待解决的重要粮食安全问题。
二、全产业链粮食止损对策建议
一是增加粮食生产机械化投入,普及农民的知识技能。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联合机械化收获率,为资金不足的农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收割机械,为农民提供机械操作的相关知识。根据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测算,若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减少水稻损失量2.18万吨(相当于节约耕地4.63万亩),减少小麦损失量22.44万吨(相当于节约耕地59.79万亩),合计节约两大口粮作物损失25万吨。据测算,仅水稻收获环节减少的损失就可养活15.06万人口,小麦收获环节减少的损失可养活155.32万人口,合计可养活170万人口。在减少收割阶段的粮食遗失率的同时,提高粮食拾遗率,发展相关技术,对遗留在土地里的粮食进行二次回收,对于回收难度较大的遗失部分尝试可循环利用,从多方面守好粮食止损的第一道门。
二是健全粮食流通体系,采用无缝对接运输。南粮北运”逐渐向“北粮南运”“中粮西运”转变。“北粮南运”和“中粮西运”区域布局的形成,应根据粮食供需的变化进行流通体系的调整,减少因储备粮不能及时运到销区,销区的粮食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导致的流通中的粮食损失。精简流通中的环节,减少粮食重复包装次数和重复检查次数,在流通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比如,无锡粮食科技物流园区紧邻铁路、大运河和公路,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联网。外运来的粮食通过火车、公路、运粮船进入园区,直接入库;出库的粮食可以直接散装上汽车、火车、运粮船、集装箱,由于各环节衔接紧密,粮食损耗非常低。在运输环节采取无缝对接,才能更有效的实现粮食减损。
三是完善粮食储备系统,构建仓储统一标准。应优化储粮干燥设备,提高通风技术,开发无公害防虫、霉、鼠新技术。推行先进实用的绿色储粮技术和信息化技术,采用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扎实推进“智能粮库”建设,提升科学储粮减损能力。对于仍在服役的老旧粮库进行适当的优化改造,对全国粮库实行统一化仓储标准,定期进行仓储量质检,并保证及时粮食轮新,减少粮食入库与出库时的质量差别。
四是精简粮食加工环节,提高成品率和利用率。建立健全粮油适度加工标准体系,防止过度加工造成粮食损失浪费。解决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过度加工导致的营养素流失、蛋白质功能损伤等问题。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推进粮油加工业节粮减损行动,推广高效低耗新技术,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原粮利用率,提高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
爱惜粮食,不仅要做到终端的善后,还要重视前端的节源。二十国集团需秉承共享精神,努力解决粮食损失大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应加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提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粮食止损不是一国之责,而是全人类的使命。我们已然在路上,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往后每一个小细节的改进,都任重而道远。
粮食减损是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缓解粮食危机的重要途径。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造成了世界各国恐慌屯粮,从而造成全球范围的粮食危机。
2020年对全世界人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使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实行紧缩型粮食政策。联合国农粮组织(FAO)高级经济学家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各国民众和政府恐慌性囤积粮食,粮食通胀可能即将来临,一场全球的粮食危机一触即发。恐慌性屯粮只能短暂缓解粮食危机,而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等于建设“无形良田”,世界各国应携起手来,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一、全产业链粮食损失的现实情境
据粮农组织“粮食损失指数”的初步估算显示,全球约有14%的粮食在从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内损失。收获环节是最常见的关键损失点,而运输,储备和加工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失情况。
1、粮食收割环节
联合国农粮组织(FAO)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6%的粮食在收割、运输、储备、加工的过程中出现损失。虽然低于14%的世界平均水平,但因为基数大,总量依然达到了约350亿公斤。2020年年人均消费口粮为145公斤,这就意味着在收割阶段就已经浪费了240百万人一年的口粮。中国农业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虽然在2019年已经突破了70%大关,但是地区差异巨大。在多山地丘陵的南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导致了一旦丰收时节遇上了连绵的雨,来不及收割是最常见的情况。在中国,天气状况是导致作为主要粮食之一的小麦未能及时收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算设备一应俱全,设备落后或是人工操作不专业,都依然会造成大量作物丢损。满地稻黍却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对剩余作物进行回收,相关调查显示,仅有30.45%的农民进行捡拾。
2、粮食运输环节
为了提升效率,将作物挑拣、入袋、装车也往往是粗暴的过程。对于粮食生产已呈现规模性的粮食大户和农场主来说,拥有先进的农机机械和运输供给时较为普遍的情况,但是很多小农户还是会采用三轮车、马车运输,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等包装方式。国家粮食局科技研究院称,造成粮食运输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物流方式比较落后,主要以包粮运输为主,散包粮运输比例约为15%。包粮运输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造成粮食损耗大、物流效率较低、物流成本高。在包粮运输过程中,要实行袋装、袋运、袋卸,粮食要装袋,有的需要开包散装入库,在运往加工厂的地方又要打包,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抛洒、遗留。经过这一系列的舟车劳顿,粮食损耗就足以达到惊人的5%,而国际标准是不超过2.5%。我国粮食产地细散化分布的特征,导致了我国的粮食运输存在吞吐量散而小,难以在产地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在流通方面,粮食减损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粮食储备环节:近年,我国粮食储备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35%左右,远高于FAO提出的17%到18%的粮食安全线。虽然我国的粮食储备量较高,但这也意味着在粮食储备环节的压力更大。仓储设备的陈旧老化在国内非常常见,现在还有大量始建于60年代到70年代的粮仓仍在服役中。这些粮仓储存空间小,缺少温控,通风等设备,又没有先进储存技术,发霉,虫蛀,鼠窃的现象屡见不鲜。这隐形的浪费又是数以亿计的。
3、粮食加工环节
在端上餐桌之前,粮食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将表皮,糊粉层通过碾削,抛光等工艺去除后,精加工的粮食在外观,口感,加工特性上都要胜出一筹,身价倍增的同时也导致粮食损耗率最高将达到15%。据统计2018年小麦平均出粉率与20多年前相比要多消耗1400多万吨。而在国民认清,精加工=粮食损耗+营养流失的事实之前,这样的现象仍然会持续下去。
在二十国集团中,许多国家都存在着与我国类似的粮食损失问题,所以全产业链的粮食止损是二十国集团亟待解决的重要粮食安全问题。
二、全产业链粮食止损对策建议
一是增加粮食生产机械化投入,普及农民的知识技能。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联合机械化收获率,为资金不足的农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收割机械,为农民提供机械操作的相关知识。根据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测算,若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减少水稻损失量2.18万吨(相当于节约耕地4.63万亩),减少小麦损失量22.44万吨(相当于节约耕地59.79万亩),合计节约两大口粮作物损失25万吨。据测算,仅水稻收获环节减少的损失就可养活15.06万人口,小麦收获环节减少的损失可养活155.32万人口,合计可养活170万人口。在减少收割阶段的粮食遗失率的同时,提高粮食拾遗率,发展相关技术,对遗留在土地里的粮食进行二次回收,对于回收难度较大的遗失部分尝试可循环利用,从多方面守好粮食止损的第一道门。
二是健全粮食流通体系,采用无缝对接运输。南粮北运”逐渐向“北粮南运”“中粮西运”转变。“北粮南运”和“中粮西运”区域布局的形成,应根据粮食供需的变化进行流通体系的调整,减少因储备粮不能及时运到销区,销区的粮食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导致的流通中的粮食损失。精简流通中的环节,减少粮食重复包装次数和重复检查次数,在流通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比如,无锡粮食科技物流园区紧邻铁路、大运河和公路,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联网。外运来的粮食通过火车、公路、运粮船进入园区,直接入库;出库的粮食可以直接散装上汽车、火车、运粮船、集装箱,由于各环节衔接紧密,粮食损耗非常低。在运输环节采取无缝对接,才能更有效的实现粮食减损。
三是完善粮食储备系统,构建仓储统一标准。应优化储粮干燥设备,提高通风技术,开发无公害防虫、霉、鼠新技术。推行先进实用的绿色储粮技术和信息化技术,采用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扎实推进“智能粮库”建设,提升科学储粮减损能力。对于仍在服役的老旧粮库进行适当的优化改造,对全国粮库实行统一化仓储标准,定期进行仓储量质检,并保证及时粮食轮新,减少粮食入库与出库时的质量差别。
四是精简粮食加工环节,提高成品率和利用率。建立健全粮油适度加工标准体系,防止过度加工造成粮食损失浪费。解决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过度加工导致的营养素流失、蛋白质功能损伤等问题。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推进粮油加工业节粮减损行动,推广高效低耗新技术,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原粮利用率,提高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
爱惜粮食,不仅要做到终端的善后,还要重视前端的节源。二十国集团需秉承共享精神,努力解决粮食损失大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应加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提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粮食止损不是一国之责,而是全人类的使命。我们已然在路上,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往后每一个小细节的改进,都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