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谷物容重器 降落值测定仪 粉质仪 拉伸仪 罗维朋比色计 纤维素测定仪 脂肪测定仪 油脂烟点测定仪 凯氏定氮仪 锤式旋风磨  硬度计

中国粮油市场2011年7月份食用油分析报告

来源: http://www.grain17.com  类别: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15-03-17  阅读
  7月份,美债危机导致美元走弱,资金炒作美豆主产区天气,二者共同推动外盘豆类商品期价向上;国内植物油限价结束,成本推动下,主要品种植物油现货价格震荡向上,市场心理转强,中间环节需求增加,市场趋于活跃。
  市场心理转强豆油震荡向上
  7月份,国内豆油结束6月份下跌行情回涨,整体延续近5个月来的区间震荡行情,一级豆油现货价格集中在9750~10200元/吨之间,市场呈现内盘强于外盘、现货强于期货状态,尤其是下旬随着市场心理趋强,现货交易趋于活跃;同时随着豆粕、豆油价格回升,大豆压榨利润较上月明显好转。
  由于8月上旬美豆主产区天气好转,加之外部经济状况不明朗,意味着未来豆油价格向上不会一帆风顺,不过,预计未来3~6个月豆油价格仍呈震荡向上走势的可能性较大。一是目前到港大豆成本普遍在4200元/吨以上,9、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理论成本在4500元/吨以上,居高不下的原料成本将推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二是美国农业部公布的7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1/2012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7520万英亩,低于2010 /2011和2009/2010年度的种植面积,这为后期炒作天气、炒作单产埋好伏笔;三是下半年国内植物油多会出现一波为期较长的行情,加之成本支撑下底部明显,后期贸易商提高库存积极性增强,油厂库存压力下降,挺价意愿增强。
  原料成本推动菜油报价上涨
  7月份,国内菜油出厂报价在下旬出现明显上涨,但多有价无市,实际成交量并不理想,实际成交价也较混乱,多数时间国内四级菜油实际出厂成交价集中在10000~10400元/吨之间。主要原因是菜籽进厂成本保持在2.35~2.45元/斤之间,居高不下的原料成本推动国内菜油出厂成本。
  未来1~2个月,在成本推动和需求受抑的共同作用下,国内菜油市场仍将处于有价无市状态,油厂报价将集中在10400~10600元/ 吨之间。目前大多数加工厂菜籽收购成本,加上给纪经人的返点等费用后在2.40元/斤以上,菜籽收购已近尾声,部分地区货源已经有限,加之菜油、菜粕价格上涨,菜籽压榨利润有所好转,预计后期国内菜籽收购市场保持偏强走势,将继续推动国内菜油价格。
  需求旺季不旺棕榈油价震荡
  7月份,是传统的棕榈油需求旺季,但今年棕榈油价格旺季不旺,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虽然止跌,但回升幅度明显弱于豆油和菜油,集中在 8700~9000元/吨之间。主要是棕榈油进口成本环比下降,8~9月船期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到港成本已降至9000元/吨左右,接近当前24度棕榈油港口分销价。
  未来2~3个月,国内棕榈油将随马盘震荡筑底,走势仍将弱于豆油和菜油,集中在8850~9100元/吨之间。一是从往年来看,9~10月份是棕榈油的产量高峰期,主产国棕榈油产量上升也将抑制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并传递到国内;二是8月份进口量预计为65万吨左右,国内棕榈油供给充足;三是虽然棕榈油和豆油、菜油的价差扩大,有利于棕榈油终端需求,但贸易商追涨情绪较弱,中间环节需求难以放大。
  进口总量下降政策投放增量
  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植物油(含棕榈油硬脂)56万吨,1~6月份累计进口植物油31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6%.其中6 月份豆油进口3万吨,1~6月份累计进口38万吨,同比增长46%;6月份进口棕榈油(含硬脂)51万吨,1~6月份累计进口249万吨,同比下降 17%;6月份没有进口菜籽油,1~6月份累计进口27万吨,同比下降27%.
  同时,1~6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08万吨,折油39万吨;1~6月份我国进口减少的油菜籽折油21万吨。按油籽进口变化折油及植物油进口总量变化测算,1~6月份我国油籽折油减少及植物油进口减少合计为119万吨,下降幅度为15%.
  虽然上半年我国进口油籽折油和植物油进口总量均下降,但政策油的投放量远大于进口油的减少量,国内植物油供给数量同比增加。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临储菜油投放成交81万吨,定向销售的植物油61万吨,合计达到142万吨,如果加上定向销售的临储大豆,政策性投放更多,远超 119万吨的油籽折油及植物油进口减少量,不仅弥补了进口量的下降,且对国内植物油价格形成有效抑制。
  综合分析,虽外盘棕榈油产量增加、大豆主产区天气好转等不利因素会传递到国内市场,使国内植物油出现波折,但在成本推动下,国内植物油市场心理转强,中间环节需求增加,预计未来2~3个月国内植物油价格整体震荡向上。中国粮油仪器在线 http://www.grain17.com